学术论坛

附子与蜈蚣同用的不良反应

时间:2016/5/18 11:42:21  作者:本站  来源:本站整理  查看:2119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附子与蜈蚣同用的不良反应 咸阳新博爱医院中医科主任    吴风平   提要:附子与蜈蚣同用古今有之,但是,报道其同用所产生的副作用,查阅所有报道,仅仅只有笔者在2000年唯一的一次报道,可见在临床中还没有引起广大中医的认识,现再次报道...
附子与蜈蚣同用的不良反应
咸阳新博爱医院中医科主任    吴风平
 
提要:附子与蜈蚣同用古今有之,但是,报道其同用所产生的副作用,查阅所有报道,仅仅只有笔者在2000年唯一的一次报道,可见在临床中还没有引起广大中医的认识,现再次报道如下,便于起到警醒作用,减少医疗事故。
关键词:附子、蜈蚣、不良反应。
事件回放
20003月,笔者接诊一位年近六旬的风湿病患者,临床表现为关节痹痛,病史6年余。因患者经济状况不好,要求将药制成粉剂服用,以节省费用,如是,按照患者要求,将药加工成粉剂,处方里面就有附子、蜈蚣,其剂量均按照常规量。患者服药3天后来电话,诉说服药后出现严重的副作用,主要反应症状是:全身僵硬、舌头僵硬,说话不清(因舌头发硬后舌头无法活动),轻微心悸心慌,眼珠转动受阻,但是神志清、无手足抽蓄、弓角反张,饮食正常,大小便正常,睡眠基本正常。得知其情况后吩咐其停药,用生甘草100克,煎水当茶饮,一天后所有症状消失。笔者对处方进行反复研究,不得其解,查阅大量资料均无记载。后查阅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才发现里面有:“附子恶蜈蚣”的记载,但是没有描述其副作用后的症状反应。为了验证其附子恶蜈蚣的详细反应原理,笔者亲自进行试服,以制黑附子60克、大蜈蚣6条,共研细末,先以1克剂量开始试验,每一个小时服用一次,当服至3克的时候,10分钟后就产生了和患者所说的相同的反应:全身僵硬、发直、舌头僵硬、眼球转动受阻、心悸心慌的症状。
为临床安全用药,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中医工作者的自身安全,避免医疗事故发生,很有必要对附子和蜈蚣的性味、作用、副作用、化学物质等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,提高临床安全用药。
附子,又名或附片,别名:草乌、乌药、盐乌头、鹅儿花、铁花、五毒,拉丁文名: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.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。主产于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,除去母根、须根及泥沙,习称泥附子。加工炮制盐附子黑附子(黑顺片)、白附片、淡附片、炮附片。属温里药。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。功能主治:回阳救逆、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治阴盛格阳,大汗亡阳,吐利厥逆,心腹冷痛,脾泄冷痢,脚气水肿小儿慢惊,风寒湿痹,踒躄拘挛,阳萎宫冷,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。附子主要分布于四川和陕西;河北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云南、甘肃等亦有分布及种植。
附子传统产区主要为四川江油及陕西城固勉县。建国后发展的新产业。
产区主要有四川安县、布拖、美姑城口;陕西南郑、汉中、兴平户县;河北晋县、元氏;湖北竹山竹溪;云南丽江、巍山山东菏泽、潍坊等。以四川江油、陕西城固种植历史悠久,产量大,质量好,销全国并出口。陕西兴平是附子种苗生产基地。
在我国分布于云南东部、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湖南、广西北部、广东北部、江西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陕西南部、河南南部、山东东部、辽宁南部。在四川西部、陕西南部及湖北西部一带分布于海拔850-2150米,在湖南及江西分布于700-900米间,在沿海诸省分布于100-500米间;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。[1]
乌头是我国乌头属中分布最广的种,被我国劳动人民利用的历史也较悠久,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将乌头列为下品。据有关文献记载,在四川彰明、江油等地栽培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乌头野生的植株有两个块根,经过栽植后块根数目增多,对这些块根过去都给予不同名称,并且各有不同的医疗用途。南北朝梁代的大医学家陶弘景已指出:乌头与附子同根,附子八月采,......乌头四月采。宋朝人杨天惠在他所写的《彰明附子记》一文中指出:盖附子之品有七,实本同而末异,其初种之小者为乌头,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,又左右附而偶生者为鬲子,又附而长者为天雄,又附而尖者为天锥,又附而上者为侧子,又附而散者为漏篮子。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也指出:初种为乌头,象乌之头也,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,如子附母也,乌头如芋魁,附子如芋子,盖一物也。他并将乌头分为川乌与草乌二类: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,今谓之川乌头……,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及本经所列乌头,今人谓之草乌头。乌头、附子的主产区仍是四川江油、平武一带。通常药用商品主要是栽培品,主根(母根)加工后称川乌,侧根(子根)则称附子,所含的化学成分有次乌头碱、乌头碱、新乌头碱、塔拉地萨敏、川乌碱甲、川乌碱乙等化合物(药学学报,127期)。在医疗上,附子治大汗亡阳,四肢厥逆,霍乱转筋,脉微欲绝,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,阳痿,水肿,脾阳衰弱的泄泻久痢,脘腹冷痛,形寒畏冷,精神不振,以及风寒湿痹,脚气等症(中药志);川乌治中风,拘挛疼痛,半身不遂,风痰积聚,癫癎等症(中药材手册)。块根可作箭毒,李时珍指出:草乌头取汁晒为毒药,射禽兽,故有射网之称;也可作土农药,消灭农作物的一些病害和虫害(中国土农药志)。乌头的花美丽,可供观赏,清人吴其浚在《植物名实图考》一书中写过较生动的描述:其花色碧,殊娇纤,名鸳鸯菊,花镜谓之双鸾菊,朵头如比邱帽,帽拆内露双鸾并首,形似无二,外分二翼一尾。(双鸾指的是两个花瓣。)[
李时珍:李时珍说:初中为乌头,像乌鸦的头。附着乌头而生的是附子,像子附母。
药理: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主治风寒咳逆邪气,温中,除寒湿,治手足折伤,拘挛、膝痛不能行走,破肿块坚硬、血瘕、金属损伤疮伤。
张仲景:麻黄附子细辛汤、麻黄附子甘草汤,即是代表。生附子配干姜,培补中有发散,干姜附子汤、通脉四逆汤。
附子补充信息
1. 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分为附片(黑顺片、白附片直接入药)、淡附片、炮附片,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,置通风干燥处,防潮。
2. 因炮制或煎法不当,或用量过大,容易引起中毒。
中毒症状:口腔灼热,发麻(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),流涎,恶心,可能呕吐,疲倦,呼吸困难,瞳孔散大,脉搏不规则(弱而缓),皮肤冷而粘,面色发白,可能突然死亡。
解救方法12%鞣酸洗胃,酌情给予催吐剂;服活性炭(混于水中服下);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。对症治疗;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;注意保温;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;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。
附子适合人群阳虚阴盛,真寒假热。阳盛阴虚,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。
附子食疗作用附子味辛、甘,性热;有毒;归心肾经;气雄行散,可升可降,走而不守
具有补火助阳,莠寒除湿,止痛
主治亡阳欲脱,肢冷脉微,阳痿宫冷,寒厥头痛,阴火喉痹,心腹冷痛,吐泻久痢,冷结便秘,阴寒水肿,冷积疝瘕,阳虚外感,风寒湿痹,中风挛急,阴疽疮漏。
 
附子食物相克附子反半夏、瓜蒌、白蔹、贝母、白芨;恶蜈蚣;畏防风、黑豆、甘草、黄芪、人参、乌韭。
附子做法指导
1. 用于肾阳不足、阳痿滑精,或阳虚水泛、尿少水肿。常与肉桂等同用。
2. 可治疗风寒湿痹、关节冷痛,常与麻黄细辛、桂枝、白术、甘草、人参黄芪等配伍。
3. 内服宜制用,外用多生用。服药时不宜饮酒,不宜以白酒为引。
附子具有补火助阳,逐风寒湿邪之功效。主治亡阳虚脱,肢冷脉微,阳痿,宫冷,心腹冷痛,虚寒吐泻,阴寒水肿,寒湿痹痛等。
1.        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,加快心率,增加心输出量,增加心肌耗氧量
2.         附子有扩张血管,增加血流,改善血液循环作用。
3.        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,与其所含成分有关。
4.         附子回阳救治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。
5.         附子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。
6.         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。
附子毒副作用
乌头碱的毒性极强,炮制能去掉部分毒性,但经清水溶液至0.04mg,依旧有毒性,常见于临床出现肾小管肾炎、肾小球肾炎、肾病综合征,可致肾功能衰竭,严重者有血尿、蛋白尿、以及急性肾衰竭,给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.295mg/kg。熟附片
乌头
煎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口服为17.42g/kg,静注为3.516g/kg。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在100g/kg以上。去甲乌药碱小鼠静注的半数致死量为58.9mg/kg,一次腹腔注射和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00mg/kg3.35g/kg。乌头碱、附子的中毒症状相似,表现为心率变慢,传导阻滞,室性期外收缩,室性心动过速,甚至心室颤动,大剂量的阿托品对中毒的心电图有改善作用,但不能防止动物死亡。如与甘草或干姜同煮,附子的毒性则大为降低。亦有实验表明:甘草对小白鼠及蟾蜍心脏(在体及离体)的乌头碱中毒无解毒作用,因此,甘草解乌头毒,可能与乌头的炮制有关。
附子临床应用
本品,毒性差别很大。如炮制不当或剂量过大以及煎煮时间不够,均可引起中毒反应。中毒剂量为:川乌330g,附子1560g,乌头碱口服0.2mg。常见症状有口舌、面部及全身麻木,肢体颤抖,口腔灼热、流涎、恶心、呕吐,头昏、眼花,心慌胸闷、烦躁不安,呼吸困难、瞳孔散大、面色苍白、心律紊乱等,甚至突然死亡。曾有口服附子煎剂9g引起严重中毒的报告。中毒者如能及时抢救,一般均可恢复。亦有服用约100g盐附子煎液200ml,服后2小时死亡的报告。尚有用附子外敷脐部引起接触性皮炎1例的报告。
附子化学成分
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,主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:苯甲酰乌头胺(b
乌头
enzoylaconine)、苯甲酰中乌头胺(benzoylmesaconine)、苯甲酰次乌头胺(benzoyl hypacomne),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:乌头胺(acomne)、中乌头胺(mesacomne)、次乌头胺(hypacomne)。从水提物中分得新江油乌头碱(neojiangyouacontine)、尿嘧啶、华北马头碱、黄草乌头碱、尼奥灵和附子亭等。从日本乌头所加工的附子中已分离出具有强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-去甲基衡州鸟药碱(dldemethylcoclaurinehigenamine),此碱作用强烈,稀释至10^-9浓度时仍显强心活血作用。又报道从附子中分出一种棍掌碱(coryneine),具有升压和强心的活性。
附子含乌头碱aconitine),中乌头碱mesaconitine),次乌头碱hypaconitine),塔拉乌头胺(talatisamine),和乌胺higeramine)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(demethylcoclaurine),棍掌碱氯化物(coryneine chloride),异飞燕草碱(isodelphinine),苯甲酰中乌头碱(benzoyl mesaconitine),新乌宁碱(neoline),附子宁碱(fuziline),北乌头碱(beiwutine),多根乌头碱(karakoline),去氧乌头碱(deoxyaconitine),附子亭碱(fuzitine),准葛尔乌头碱(songorine)尿嘧啶(uracil),江油乌头碱(jiangyouaconitine),新江油乌头碱(neojiangyouaconitine),去甲猪毛菜碱(salsolinol)等。
附子适宜人群
阳虚、风寒湿痹、四肢厥逆、脉微欲绝的阳症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。[
 
蜈蚣的性能
    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,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,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,故为多足生物。蜈蚣又名叫天龙、百脚虫少棘蜈蚣、吴公、蝍蛆等,是一种有毒腺的、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。常见的蜈蚣有红头、青头、黑头三种。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,腹部现淡红色,足为淡橘红色或黄色。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,腹部淡蓝色,体型小,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。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,腹淡黄色,体型更小。上述三种以红头蜈蚣最佳,体型大,产量高,性情温顺,适应性强,生长快。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,常位于潮湿的墙角、砖块下、烂树叶下、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,在夏天较为常见。蜈蚣是肉食性动物,食谱范围比较广泛,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。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,本身可入药用。适宜人工饲养。《本草纲目》曰:蜈蚣,西南处处有之,春出冬蛰,节节有足,双须岐尾。通常身体很长,并且有许多对步足。《本草衍义》称:蜈蚣背光黑绿色,足赤,腹下黄。蜈蚣与蛇、蝎、壁虎、蟾蜍并称五毒其性温,味咸、辛,有毒,入肝经。据测定,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,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,尚含脂肪油、胆甾醇、蚁酸及多种氨基酸等成分,具有祛风、定惊、攻毒、散结的功效,用于治疗中风、惊痫、破伤风、百日咳、瘰疬、结核、癥积瘤块、疮疡肿毒、风癣、白秃、痔漏、烫伤等症。
   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载:蜈蚣,走窜之力最速,内而脏腑,外而经络,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,由蜈蚣、全蝎组方制成的止痉散,有较好的抗惊厥作用;对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;蜈蚣水蛭注射液对艾氏腹水癌、白血病、肝癌、乳腺癌、宫颈癌、胃癌等多种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;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有增强作用。
     蜈蚣可入汤剂,常用量为1~5;亦可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研末调敷。治中风口眼歪斜偏方:取蜈蚣一条,焙干研末,用猪胆汁调敷患处,有较好疗效。治惊痫:蜈蚣、全蝎各等分,研细末,每次0.91.5克,日服2次,白开水送服。注意:孕妇忌用。
主要成分
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,即组胺(Histamine)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;尚含脂肪油、胆固醇(Cholesterol)、蚁酸Formic acid)等.亦曾分离出δ-羟基赖氨酸(δ-Hydroxylysine);氨基酸有组氨酸、精氨酸鸟氨酸、赖氨酸、甘氨酸、丙氨酸、缬氨酸、亮氨酸苯丙氨酸、丝氨酸、牛磺酸Taurine)、谷氨酸
由上可知,蜈蚣与附子同用的副作用,主要体现在它们之间所含的化学物质所起的化学反应。其原理是:附子是碱性植物药,而蜈蚣是酸性动物药,碱性和酸性同用本来就会不融合,而附子性温,守而不走,蜈蚣性温,走而不守。许多药物的酸碱性经过代谢后,会产生少量矿物质残渣或灰分.只有高度精制药物,主要含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不产生灰分,这类药物的加工过程除去了矿物质元素,只含有碳、氢、氧等元素,经代谢后生成水、二氧化碳和能量.
药物的矿物质残渣溶液在试验时会呈现为酸性、碱性或中性反应,根据成酸元素(氯、磷、硫)或成碱元素(钠、钾、钙、镁)相对比例而定,药物残渣在水中的这种反应对人体具有重要的意义,它表明了药物对体液以至最后对尿液的酸度、碱度或中性的影响.肾脏能帮助体液保持中性,过量的酸或碱会随尿液排出,但是,过多的碱性物质,则会产生痛风、结石等。由此得知,蜈蚣与附子同用所产生的副作用,是由其自身的所含酸碱性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反应,值得重视。
作者简介:吴风平,幼承庭训,6岁学医,13岁临床,师承吕炳奎、关幼波、朱良春等前辈。中医主任医师、医学博士、教授。出版《吴氏九世中医秘验方精选》等医学著作6部,发表论文90余篇。现任咸阳新博爱医院院长;安康至德堂中医馆馆长等职。
地址:陕西省安康市江南一品东郡对面至德堂中医馆,电话:13991517253


评论者:      验证码:  点击获取验证码
 
CopyRight @ 2009-2011 Inc. All Right Reserved 至德堂